前幾天在作者『李欣頻』的書『十四堂人生創意課』當中,
看到一些讓童很有感覺,甚至有點震撼到的話
『如果你是自己的老師,自己的父母,你將會如何教育自己?』
看到這句話,腦袋突然停頓了很久,開始思考著這句話,
是啊!很多人望子成龍、望女成鳳,
用盡一切自己以為對子女最好的方式愛他們,
把一切的心思都用在子女身上,
巴不得把全天下最好的東西與教育全部給他們,
甚至有些即使沒有子女的城市單身族們,
對於寵物也都是盡自己所有可能的呵護,
但是……對於自己呢?
如果你是自己的父母、自己的老師,你會怎樣愛自己?會怎樣教育自己?
十年後,你希望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?成為這樣的人,倒推回來看現在,
現在的自己還少了什麼樣的能力?什麼樣的願景?
什麼事情是現在可以開始努力的?有沒有開始?如何開始?如何執行?
這本書也提到『天才共同的特徵有:強烈的好奇心,瘋狂的決心,
很篤定自己想做什麼,非常專心地在自己的志業上付出心血,
並且有能力獲取各式各樣的素養。天才重要的是活力,而不是能力。』
年輕的本錢,多的是熱情、活力、膽量、好奇心,與學習心,
記得小時候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自己嗎?
記得那個對萬事萬物都很好奇的自己嗎?
記得曾經對喜愛的玩具或興趣,活力滿滿永遠玩不累的時光嗎?
隨著歲月一天天、一年年的悄悄流逝,這些是否被你遺忘?
年紀的增長,增加的是歷練,智慧,知識,經驗,人脈,沈穩,內斂……
但能否在年紀增長以後,保留有歲月增加的資產優勢以外,
仍然把過去自己年經歲月時曾經擁有過的優點找回來?
年輕,最重要的是心態,而不是身份證上的數字,
臉上的皺紋,刻劃出光陰流逝的烙痕,主要是因為心發皺了,心態顯於外在,
於是就會長皺紋,如果心態沒有改變,花再多保養品,還是改變的有限,
增加視野的寬廣度與生命的高度,閱讀、電影、
旅行、人際朋友、與環境都是很好的管道,
這本書也說到『一天看一本書,一年比不看書的人多了三百六十五本的智慧』
但話說,童看書的速度比較慢,也喜歡慢慢的看慢慢的咀嚼書中字裡行間的靈感,
通常一本書會看個一~兩個星期左右,所以一個月頂多只能看個二~五本書,
但也無仿,反正童沒有要考試,看書的目的只是讓自己腦袋與心靈充電,
但一年累積下來,也有好幾十本書的數量囉!
找回像孩子般對待一切人事物的熱誠、高度的好奇心、像空杯子般的學習心,
尋找自己內在的資源,源源不絕的熱血,尋找自己與生俱來的天賦與興趣,
給自己一星期的時間,想想自己,幫自己畫藍圖,如果你是自己的老師、父母,
想把自己打造成什麼風格的人?還有什麼能力需要補足?
需要再補修哪些課程?自己的優點、興趣、天賦、熱誠在哪裡?
作者李欣頻是一個樂於活在當下,想法也很實際的女子,
書裡面還有一句話『夢想如果沒有拿梯子一步一步登上去,
就永遠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空中樓閣一點意義也沒有』
她也說明了暢銷書『祕密』所寫的吸引力法則並不完整,
如果沒有發現自己內在的資源,做好每個當下的自己,
再遙遠的夢想,再遠大的志向,沒有踏出一步,沒有打好地基,
那常常也只是空談,該想想當下的自己,最需要努力的是什麼?
拿出一張紙、一隻筆,把這些寫下來,做自己的學徒,
會慢慢的發現,每個人都薀藏無窮盡的寶礦山脈在內在的自己裡。
第一次嚐試把自己看的書寫成心得分享在部落格裡,
如果有什麼樣的想法、心得,也歡迎跟童分享喲!您的回應是童寫作很大的動力哩!